本文分享了一种利用 Claude AI 构建的个人阅读工作流,核心在于将 AI 作为阅读后的思考辅助工具,而非替代阅读过程本身。该工作流强调通过 AI 辅助深化理解和组织知识,最终形成可索引的个人知识库。
构建基于 AI 的个人阅读工作流
作者将阅读活动分为工作日的碎片阅读和周末的深度阅读。碎片阅读主要利用 Reader 工具收集和处理 RSS、Newsletter 等信息流,并快速记录笔记。周末的深度阅读则侧重于长文和书籍,通常通过 Kindle 或微信读书进行,并将所有高亮和笔记同步至 Readwise 平台。
AI 在阅读流程中的独特角色
该工作流的关键在于周末的整理消化环节。作者利用 Claude AI 和 Readwise 的 MCP 功能,将之前积累的阅读笔记和待解决的问题作为 RAG 输入给 Claude。Claude 在此流程中扮演思考辅助者的角色,帮助作者完善笔记、解答疑问、从不同角度补充思考,甚至进行批判性发散。作者会为每个主题创建 Project,将个人笔记与 Claude 辅助生成的内容整合沉淀,逐步构建起一个结构化、可索引的个人知识库。
效率与阅读本质的权衡
值得注意的是,作者刻意避免在阅读当下使用 AI 的总结或解释功能。他认为,过度追求效率与阅读的本质——即深度思考和个人体验过程——是冲突的。阅读的真正价值在于身临其境、与文字对话、触发个人的联想和情感体验,这是一种通向自我、加深生命厚重感的方式。因此,AI 在此工作流中被定位为思考的辅助工具,旨在深化理解和组织知识,而非替代思考本身。
知识沉淀与自我探索
通过这套工作流沉淀下来的知识,不仅可以用于未来的快速索引和回顾,更能帮助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和规划。AI 的辅助使得知识的消化和组织更为高效和深入,最终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和思考体系的构建。